很深刻地反映了两种学者的学术精神及生存状态,一种为了学术而生存,一种用学术经营生活。作为后者的儿子,理解并崇拜着作为前者的父亲,甚至为其放弃了自身的荣耀;而作为前者的父亲,唯有在虚名排场的聚光灯下,才逐渐理解了儿子在荒诞世道摸爬滚打中的不易 举报
4.5。1.一篇张力十足的电影艺术论文,内部探讨一丝不苟,外在传达亦妙趣横生。2.父与子,永恒的对抗与共融。3.陶罐仅仅是空中楼阁。4.体制内的荣辱,我们既想抛开又难以抛开。 举报
看了特别亲切,尤其是对圣经研究有所了解之后心有戚戚然,source criticism毕竟已经是过气了,在现在的考核制度之下也只有儿子这样的学者能生存下来,有两个启示,研究不求完美接近真理,有新的火花就足够了;新资料永远是王道,新方法论新理论都敌不过。还有文人相轻到哪儿都有。结局突兀扣掉一分 举报